【內容提要】鴻盛數碼整合了壓電式噴墨打印機和自主研發的“JETALL”水性*能顏料墨水,推出了銅版紙打印方案,用于印刷的印前打樣及短板印刷環節。以水為溶劑,使用進口的納米級原材料,采用樹脂包裹技術,使顏料均勻分散于水溶液中,形成性能穩定的水性顏料墨水,完全水性環保。
近日,鴻盛“JETALL”水性萬*能墨水參評綠色耗材大獎。
今年初,鴻盛數碼整合了壓電式噴墨打印機和自主研發的“JETALL”水性*能顏料墨水,推出了銅版紙打印方案,用于印刷的印前打樣及短板印刷環節。
其中的“JETALL”水性*能顏料墨水,以水為溶劑,使用進口的納米級原材料,采用樹脂包裹技術,使顏料均勻分散于水溶液中,形成性能穩定的水性顏料墨水,完全水性環保,對人體無害。
鴻盛“JETALL”水性*能墨水
在鴻盛推出水性*能顏料墨水之前,由于水性不能實現銅版紙的直接打印,市場上都是使用有毒有害,大量VOC排放的弱溶劑墨水直接打印銅版紙進行印前打樣或短版印刷,“JETALL”水性*能顏料墨水的推出,打破了
水性墨水不能打印銅板紙的局面,使迫于無奈使用弱溶劑墨水打印銅版紙的商家們看到了投向環保的希望。
使用水性*能墨水打印銅版紙,與傳統印刷相比,有什么優勢呢?首先我們看下兩者的流程比較:
傳統打樣流程
數碼打樣流程
通過比較可以清晰地看出,使用水性*能墨水進行印前打樣或短版印刷時,一方面節省中間環節,避免了設備的投入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同時全過程無任何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就連墨水,因為采用的是按需噴墨的打印設備,也實現了零浪費。另一方面操作簡單便捷,突出個性化服務,隨時可印,隨改隨印。同時,因為墨水的環保性,對人身體健康提供了保障。
因為全過程實現了按需噴墨,無需制版,隨該隨印,印即可得,所以無任何需回收利用產品,也不存在不能回收利用部分如何處理的問題。
針對此款墨水的安全性,2011年3月,鴻盛數碼特委托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對該產品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該產品VOC檢驗結果符合國家環境保護行業標準HJ/T371-2007《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規定的限量指標;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游離甲醛、可溶性重金屬檢驗結果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GB18582-2008《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內墻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
該產品推出市場后,也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作為國家鼓勵科技創新的代表節目,中央十套《創新無限》欄目于2011年6月14日播出了鴻盛水性*能墨水的專題報道。
關于2011綠色印刷在中國系列活動
綠色印刷是對具有“環境友好”與“健康有益”兩個核心內涵屬性事物的一種概述。主要是指不破壞生態環境,不威脅人體健康,節約資源消耗的印刷方式及其相關的產業行為。綠色印刷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圍繞著“環境友好”與“健康有益”兩個核心內涵展開一系列綠色行為。企業近期利益與國家長遠利益相結合,綠色效益與經濟效益相接軌,以實現綠色環保事業與市場經濟的雙贏為目標。綠色印刷強調在印刷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以人為本”的宗旨理念,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一切以“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關注民生的健康與安全。
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打造“綠色”印刷、復制產業目標的號召下,印刷行業開始啟動向“綠色印刷”進軍的行程。2010年9月,新聞出版總署與環保部共同簽署《實施綠色印刷戰略合作協議》,大力推進我國綠色印刷的發展。2011年,綠色印刷更是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綠色印刷已經成為印刷業未來發展的主流,發展綠色印刷也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印刷業發展的主攻方向。
綠色印刷在中國系列活動由科印網主辦,并得到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發行管理司的指導,活動支持單位包括中國印刷技術協會、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印刷環保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綠色印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北京綠色印刷包裝產業技術研究院、上海市金山國家綠色創意印刷示范園區等。
2011“綠色印刷在中國”系列活動旨在印刷行業推廣綠色理念,褒獎綠色印刷先鋒典范,樹立綠色印刷標桿。系列活動由2011“綠色大獎”評選、2011綠色印刷發展論壇、2011“綠色大獎”頒獎盛典三部分組成,并將在2011“綠色大獎”頒獎盛典同期,出版指導行業發展綠色印刷的《綠色印刷指導手冊》。
其中,2011“綠色大獎”評選所有申報參評單位和個人不用繳納任何費用,所有獎項將由大獎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出,專家評委會成員全部由印刷及相關行業知名專家組成。評選活動將評選出“綠色企業(機構)大獎”、“綠色設備大獎”、“綠色耗材大獎”、“綠色印品大獎”、“綠色精英大獎”五類大獎。同時,將通過科印網專題網絡投票的形式,選舉出“綠色印刷網絡人氣大獎”。活動于2011年初啟動,2011年7月進入評獎程序,2011年9月舉行頒獎盛典。
鴻盛“JETALL”水性*能墨水參評綠色耗材大獎
鴻盛“JETALL”水性*能墨水參評綠色耗材大獎評選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