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5-28日 “2018環保智能包裝印刷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在鄭州建國飯店舉行,全國印刷行業1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由北京印刷學院、中國感光學會輻射固化專業委員會、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噴墨及特種墨印刷分會共同主辦,鄭州鴻盛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會議圍繞環保智能創新、引領包裝印刷未來之路的主題,深入探討此領域目前的技術發展現狀及未來走勢以及相關技術解決方案。
會議開幕式由北京印刷學院黃蓓青教授主持,北京印刷學院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院長魏先福,北京方正印捷數碼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董瑛,北京化工大學教授及亞洲輻射固化協會聶俊,中山大學教授中國感光學會輻射固化專業委員會楊建文、鄭州鴻盛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國勝在主席臺就坐并分別發言。
培訓與研討安排緊湊,內容豐富實用,行業知名教授及行業具有代表性公司的專家進行了技術培訓及專題研討,內容包括與環保智能包裝印刷技術及應用相關的原材料、UV-LED光源及設備、EB技術及應用、UV墨及UV水性墨、柔印、防偽墨、水性墨、工業打印設備等方面,培訓課程內容豐富全面,從基礎到關鍵技術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講解,專家教授的精彩分享,使與會者有機會進行了一次高質量的系統學習。
董瑛 《2018高速噴墨印刷在中國》
董瑛:高級工程師,從事電子出版技術、數字印刷技術、噴墨數碼印刷技術30多年。現任方正印捷數碼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噴墨及特種墨印刷分會理事長,網絡與數碼印刷分會常務副理事長,標簽分會副理事長,技術工作委員會專家顧問。
董瑛先生從高速噴墨印刷機裝機量調查分析、商業印刷領域、標簽領域、高速噴墨印刷設備用戶調查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總結分析,指出高速噴墨印刷技術終于在所有印刷應用領域中有所推進,它的優勢有目共睹,但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獲得更多同行業認可和相關上下游客戶的接受。2018 年對于印刷市場同樣是關鍵的一年, 多家新款高速噴墨印刷設備預計在今年裝機試運行,這意味著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可能會出現。
魏先福 《油墨與流變學》
魏先福,教授,博導。日本千葉大學博士,測繪學專業博士后、化學專業博士后。現任北京印刷學院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院長。2006年獲森澤信夫印刷技術二等獎、雅昌印刷教育獎,“印刷原理”北京市精品課程負責人(2006年),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2007年),2009年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年獲第五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名師,2013年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主要從事水性凹印油墨,UV油墨等環保型油墨和UV熒光油墨、溫變油墨等功能性油墨及相關印刷材料的開發研究,以及分散體系流變學的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現任全國油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包裝專業技術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印工協噴墨與特種墨分會副理事長、全國印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包裝印刷分技術委員會委員。
魏院長主要講述了油墨及流變學的概念、理論、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油墨的流變動力學、UV噴墨油及流變學理論的實際應用等方面內容。
金養智 《UV-LED油墨和水性油墨配方設計探討》
金養智,1964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化學系,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一直從事信息記錄材料和光固化材料的科研與教學工作。曾榮獲1978年科學大會獎,1991年、2000年兩次榮獲化工部科技成果二等獎;著作有《信息記錄材料》(2001年)、《光固化涂料》(2005年)、《光固化材料性能及應用手冊》(2010年)。2010年榮獲中國感光學會輻射固化委員會榮譽委員。金教授針對UV油墨常用配方材料及存在的問題、UV-LED油墨、光源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UV-LED配方設計等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講授。
辛秀蘭 《水性油墨研發進展》
辛秀蘭,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應用化學系教授。1997年獲得天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兼任中國日用化工學會油墨分會理事,全國油墨標準化委員會委員,輕工聯合會油墨專家,中國印刷設備及器材工業協會噴墨及特種墨分會理事。1999年從事和講授《油墨工藝學》,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表面活性劑及在乳液合成中的應用研究,功能型水基油墨用樹脂和乳液的制備研究。發表相關論文60余篇,申請專利3項。2005年出版國內第一本油墨書籍《水性油墨》(化工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二版,主持油墨方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輕工聯合會項目《油墨產排污系數核算》,其它項目10余項。在多家油墨企業和油墨會議進行過培訓和報告,參與多項油墨標準編寫。
辛教授全面系統講解了水性油墨、水性凹印油墨、水性柔印油墨和水性功能性油墨的研發進展及應用狀況,介紹了水性油墨的制備問題以及應用是干燥速度和附著力影響因素。
金楊 《印刷色彩再現與色彩管理》
金楊,北京印刷學院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教授,印刷工程專業負責人,碩士生導師,北京市教學名師。從事印前數字圖文信息處理及復制、色彩管理原理與技術、數字半色調技術、三維圖像采集技術等方面的教學工作。近年來進行彩色視覺頻率響應特性、三維成型色彩呈現原理和數據處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金教授從印刷色彩再現和色彩管理技術的基礎理論到應用實踐進行了由淺及深的講解,通俗易懂,不愧為北京市教學名師。
聶俊 《UV油墨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聶俊,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3-1987年,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理學學士;
1998年,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醫學博士學位;
1987-1996年,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1998-2003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化學工程系,博士后;
2003-2004年,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學院,教授,博導;
2004年至今,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化工大學生物材料系主任,生物醫學材料北京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光聚合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2014年至今,北京化工大學理學院,院長。
目前已發表論文300余篇,申請(授權)專利200余項。
主要研究領域:
1、 光聚合技術基礎理論與生產應用的研究;
2、 可再生天然基物質的綠色化工生產技術;
3、 高分子的改性及生物醫用材料的加工應用。
胡桂綿 《印刷標準化及其發展趨勢》
胡桂綿,全國印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副秘書長、高級工程師。
從事印刷行業30年,曾在不同時期在大型印刷企業擔任管理職務,2013年起任全國印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職務,主持我國印刷技術標準體系的建設工作,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公開發表文章40余篇,出版《贏在軟實力》等論著。
楊建文 《UV-LED光固化氧阻聚問題探討》
楊建文,中山大學高分子專業博士,美國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光化學中心博士后,中山大學副教授,亞洲輻射固化協會理事,中國感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感光學會輻射固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先后主持4項國家基金項目和多項省部市級研發項目,在Macromolecules,Polymer Chemisyry,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60余篇,編著出版《輻射固化材料及應用》、《光固化涂料及其應用》(5次印刷)、《材料化學》(2014年中國石化聯合會一等獎教材),參編《涂料助劑》等專著。
金明 《UV-LED敏感光引發劑的技術進展與應用》
金明,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以有機合成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光功能小分子與聚合物的光化學與光物理性質。目前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設計、合成UV-LED可激發的光生酸劑類陽離子型光引發劑以及肟酯型等自由基型光引發劑,通過研究各種光引發劑的光化學與光物理性質,結合各類可聚合單體和樹脂(包括自由基型和陽離子型),探索制備的各類光引發劑在光聚合、光固化油墨、膠粘劑、3D打印、光刻膠等方面的應用;研究目標就是通過合理的分子設計,使光引發劑對LED光源能量的有效吸收和高效激發實現協同,從而實現這類分子在節能環保的LED光固化領域的實際應用。另外,制備的分子結構因為具有較大的雙光子吸收截面,可以實現雙光子激發,使雙光子誘導聚合在一些特殊的聚合物3D微構筑領域得以實現。
呂延曉 《包裝印刷市場與UV/EB固化應用》
呂延曉,196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先后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從事核技術開發,在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任研究員,中國感光學會輻射固化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現為輻射固化專委
會榮譽理事。
郭文迅 《零VOC高光澤水性UV光油和水性UV油墨的研制》
郭文迅,博士,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完成過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自2005年起合成的環保型高分子材料已申請10項有關發明專利,其中5項已獲授權。發表了數10篇國內外文章。是長沙溪泉印刷材料有限公司、常州漣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曦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主營環保型水性UV材料。
培訓結束當晚由鄭州鴻盛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家贊助舉行了歡迎晚宴,加深了與會代表間的了解和交流。
鴻盛數碼董事長秦國勝為晚宴致祝酒詞
專家學者就目前行業極為關注的環保政策和技術應用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并給出了各自的解決方案。當前并將在以后較為長期階段內,印刷包裝行業的環保、排放治理、技術轉型升級 等都是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通過研討交流,行業專家及業內人士均表示需要大力推行環保的UV油墨、水性油墨和EB油墨,不斷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切合企業實際的應用解決方案,推動行業進步和發展。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在鄭州建國飯店門前合影留念
培訓結束,行業專家為與會代表頒發結業證書
7月28日上午,代表們參觀了鴻盛數碼并合影留念。